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备课策略
发布时间:2010/5/31 15:29:00 作者:丁晓庆 浏览量:5436次
1、什么是小班化教学
(1)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 ,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小班化教学是欧美发达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80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的实验。目前美国中学的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美国又提出美国中小学班级规模应缩小到18人。目前德国班级规模与美国相 似,全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
(2)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小班化定义: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小班化教学活动会发生如下变化:
A、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会得到重组
B、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
C、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的进步。小班化教学:应该建立在素质教育高标准、高要求的教育质量观和现代办学效益观基础上,并在这样理念和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运用了充分发挥“小班”本质特征的教学模式、策略、方法、技术、手段和评价的一种教学形态。
2、小班化教学提出的背景
(1) 信息化时代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班级授课制是十七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批量式的培养人才满足了当时社会的要求。
21世纪不是工业化大生产时代,是信息化时代,它需要的是富有个性的创新型人才。因此,21世纪的教育也要因此而适应,更加以人为本,更加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设材。小班化教学因此背景而产生。21世纪的教育必须以培养现代人,即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适应现代社会并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为目标。 小班化教学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它必将在我国得到发展。
(2)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
(3)是国内外教学改革发展之趋势: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因材施教等,小班化教学就应运而生。
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97年,北京等学校相继开展此项研究工作。1996年,上海市率先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10所小学在起始年级中进行首轮小班化教学试点,此举被称为“教学领域的一场革命”, 杭州市从1998年开始实施小班化教学。南京2001年秋季正式开始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大量的研究表明;小班化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发展等起到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资源等有革命性的突破。小班化教育成为了教育的一场新革命。
3、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2)教育学理论基础。“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3)我国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教育方针,这对小班化教学起着明确的指导作用。我国现阶段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同样也对小班化教学起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4、小班化教学目的
(1)从教学过程角度:
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
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强化积极的人际互动;
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2)从教学结果角度:
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
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得到个性化的教学,促使人人成功。
5、小班化的教学结构
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格局向学生自主学习,多向合作交流。注重教师指导帮助,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交往的局面。
6、小班化的教学方法
从学生被动参与向学生主动参与变化。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学会质疑、讨论、相互合作。鼓励学生多问、多说、多做,保证学生的学习活动主动积极。
7、小班化的教学组织
从学生个体独学向集体共学变化。把分组学习引进课堂,充分发挥师生间、生生间相互交流的合作功能。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步骤地提出目标、个体自学、自愿结合、互帮互学、小组交流、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8、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研究。
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是小班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根据小班的教学理念,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引导其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步骤等。
(1)参与教学策略——全员参与、主动参与、差异参与。
(2)合作教学策略——小组学习活动是合作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小组编制方法以形式分,可分为两人互助型、四人小组型、自由组合型等几种;以内容分,可分为练习型小组、讨论型小组、互帮型小组、比赛型小组等几种;以表达方式分,可分为中心发言式、自由议论式、互相检查式等几种。
小组学习进程 :①提出学习任务;②启发独立思考;③创设意情,导入讨论;④巡回观察,及时调整;⑤全班交流,相互评价;⑥围绕课题,深入学习。
师生合作评价:①变教师灌输为引导参与,积极提供帮助;②变单纯关注成绩为重视小组及其成员自身的发展;③变教师单向评价学生为定期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和师生互评。
(3)分层教学策略——在小班化教学中,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可采用“同步教,异步学”的方法进行教学。
(4)兴趣教学策略——寓教于乐。既要注意“乐中学”,更要讲究“学中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从乐学到爱学。
(5)自主教学策略——自主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旨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自身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活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各种教学活动(含课内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发展个性,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7) 互动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旨在改善教学的人际关系,开发课堂交往潜能,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相互影响、和谐互动的教学局面。
(8)创意教学策略——创意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旨在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创造性思维,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打好基础,即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9)评价教学策略——评价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如即时评价、多元评价、多次评价、分层评价和无级评价、激励评价、形象评价以及自我评价、集体评价、交互评价),让评价不仅成为教学质量的反馈,教学调控的依据,而且充分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促进学生积极提高和发展。
(10)多媒体教学策略——多媒体教学策略应用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要求除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教学等手段外,还要逐步开拓多媒体交互式的中远程网络教学,使教学具体化、形象化和信息化,不但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学生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打好基础。
9、小班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
(2)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状况,为每个学生制定了个体发展档案。
(3)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更大限度地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比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手势以及眼神等争取和每个学生都有交流,使 学生真切地感到教师对他(她)的关爱。
(4)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加强教学的前期准备,提高教学的个别化和个性化程度,为每个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提供机会。
(5)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小班化备课的程序与策略
A、备课的程序
(一)备课过程要实现三个转化
1、将课本知识与思维转化为教师的知识和思维
(1)教材——前人的智慧结晶——科学知识——教育学和教学论加工——学科教材知识
(2)教师——学科教材知识——实现“内化”、“激活”——独立思考、探究——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整合——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教师人性特征的学科知识
2、把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指导思想
3、通过目标——内容——学情三者的研究,寻找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与策略
(二)备课过程的五关注
1、关注整体课程观——树立对课程的整体认识,把握课程的目标、功能、内容和实施手段,然后从课程深入到学科,进而深入到每一次教学活动。
2、关注学生实际——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基础、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的差异。
3、关注生成性——课堂上生成性不可预设,教师在备课时要具有开阔的视野,更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4、关注教学实效——是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创新的关系,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应有不同的规范与创新的要求。
5、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学会选择,形成对各个教学要素的组合能力。
(三)关于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重在“准”
内容地位准
认知水平准
心理特点准
课堂类型准
2、过程与方法——重在“实”
教学内容讲“事实”
活动形式要“真实”
教学方法要“切实”
教学要求 “落实”。
经历——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体验——让学生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经验;
探索——让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理性认识;
创设情景——“诱惑”学生“走进”过程;
巧设问题——引领学生“走过”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在“情”
精心设计导语,以情动情,感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让学生感受教学的美学价值;
激活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实现情感交流,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四)备课的法则
备课的法则=教师“有备而来”+学生“满载而归”。
1、备课的高度——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找到“共振点”(备教材与备学生“同行”);
备教材——钻研教材,心中有数
备学生——掌握特点,因材施教
备整和——统整内容,融会贯通
2、备课的宽度——在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中找到“启迪点”(备补充与备教法“同路”);
备补充——延伸内容,拓宽视野
备教法——举一反三
3、备课的深度——在已有和未来对接中找到“相通点”(备经典与备过程“同辉”);
备经典——挖掘资源,传承创新
备过程——领略解法,演绎规律
4、备课的力度——在个体与集体力量中找到“平衡点”(备自己与备大家“同心”);
备自己——找准落点,自我修整,
备大家——集体攻关,跨组协作
(五)备课主体程序
阅读教材——熟悉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了解学情——依据小班化的教学理念——选择教学行为——形成教案(逻辑次序,非时间次序)
(六)备课相关程序
学习教学理论——参阅书刊——借鉴名师教案——利用工具书解读概念、法则——制作学具、教具(收集、整理“观点”、“案例”、“方法”、数据)
B、备课策略
1、“三知”策略——备课基础策略
(1)知教材
观点——“教材”不仅是“知识点”,不仅是事实性知识(是什么?),也是原理性知识(为什么?)。
方法——细读、精读(了解知识结构、体系、重点、难点、质疑点)
迁移、转化(转化为教师的语言显示、文字显示、声像显示和动作显示)
(2)知学生
观点——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有能动性、潜在性,是不同层次的集合体。
内容——了解学生知识基础、能力状况
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特点
(3)知教法
观点——教法影响教学有效性,教法来自于观念的更新,教法植根于学法。
内容——从“方法”转向“策略”
“主体方法”和“辅助方法”
“他人方法”和“自适性方法”
2、“三寻策略”——备课方向性策略
(1)寻思路
切入点、启动点——显示点、沟通点——延伸点、扩展点
(2)寻方法、手段
认知方法、读记方法、思维训练方法——为目标和内容服务的的手段
(3)寻讲练结合点
基础练习——巩固新知
综合练习——形成技能
思维训练——发展智能
对知识作问题化处理:
找“话题”——话题案例化——案例问题化(知识系统化、思维纵深化)——应用、矫正
C、备课过程的理性思考
1、备课是教师将教材中非生命载体形态知识活化、外化和客体化的过程;
2、备课是教师对教材的再开发、再创造的过程;
3、“备多用寡”、“薄书变厚”、“以约适博”、“以精运多”。
4、感悟:
(1)一份优秀的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个性和教学艺术的综合体现;
(2)好的教案未必会有好的课;
(3)好的教案+好的教学组织+教学机智=一堂好课。
D、教案内容
1、课题——本课名称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课型——新课、复习课、练习课
4、课时——课时安排
5、教材分析——对教材的解读
(1)教学重点——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教学难点——容易产生的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3)教材的知识点——必须掌握的知识
6、学情分析——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
7、研究目标——教学中的突破
8、教具与学具——辅助教学手段
9、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方法、步骤、措施等
10、作业——课内外作业的布置
11、板书设计——黑板上板书提纲或多媒体显示的授课提纲
12、教学随笔——教后的反思
五、 教案格式
1、课题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
5、研究目标
6、教具准备
7、学具准备
8、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9、板书设计
10、作业设计
11、课后教学随笔